过去的一年里,共享经济纷纷倒台,年初还被资本热捧的共享经济在一夜之间好像不行了,经历了2018年对于共享经济有一个普遍的感受:共享经济衰退了。
根据美团公布的财报显示,在收购摩拜的20多天的时间里,摩拜毛损为人民币4.07亿元,大概平均每天亏损超过1500万元,直接影响美团的的整体盈利状况。
在共享单车此起彼伏倒闭之时,共享电单车又开始冒出来,滴滴打车推出的共享电单车品牌叫街兔、哈罗单车和摩拜单车也都相继推出共享电单车,此外还有小蜜、享骑、E骑、雅兔、租八戒、筋斗云等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共享电单车品牌。
一、政策层面不允许
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《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已经明确提出:“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”。
二、骑行舒适度差
骑过共享电单车的人都知道,这种符合“国标”的电动助力车骑行体验相当的差,在骑行舒适度上,共享电单车哪怕是和简易款相比也是天壤之别。
三、运维成本居高难下
共享电单车在运营维护上比自行车难度更高,成本高、换电难、投放区域受限制等问题,不上规模的共享电单车企业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去长期运营维护下去。
四、安全性隐患难消除
目前共享电单车都是采用的锂电池,而锂电池的不稳定性将成为共享电单车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一旦发生事故,这个不被政策鼓励的“灰色地带”很有可能迎来灭顶之灾。
作为电动车行业人员,很多人不看好共享电单车的发展,这注定是一场不会长久的狂欢,对于电动车终端店销量的冲击更是微乎其微。
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